EDI(Electro-de-ionization,continuouselectro-de-ionzation)又被稱為CDI和連續電除鹽。該技術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新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DI在歐美等國己普遍使用,且占據了相當部分的超純水市場。在國內此項技術的應用在起步階段,有蓬勃發展的態勢。
我公司采用自主專利技術—新型EDI膜堆,率先在中國市場應用EDI技術,EDI把傳統的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連續制取高品質純水,但無需使用酸堿。
EDI廣泛地應用于電子、電力、生物、制藥、化工等諸多領域,是傳統離子交換混床工藝的最佳取代技術。EDI
的出現是水處理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的進步,標志著水處理工業全面跨入綠色產業的行列。
EDI裝置將離子交換樹脂充夾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EDI單元。EDI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EDI組件中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間用網狀物隔開,形成濃水室。又在單元組兩端設置陰/陽電極。在直流電的推動下,通過淡水室水流中的陰陽離子分別穿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到濃水室而被淡水中去除。而通過濃水室的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

|
工作狀態下,流經EDI單元的水中的鹽離子發生三種遷移:
1.
離子與陰、陽樹脂發生離子交換而結合到樹脂顆粒上;
2.
離子在電場作用下經樹脂顆粒構成的離子通道遷移;
3.
離子經過離子交換膜遷移到濃水室,從而完成水的脫鹽過程;在一定的電流密度下,樹脂、膜、水之間的界面處因產生濃差極化而迫使水分解成H+和OH-,從而同時再生了樹脂。 |
EDI可代替傳統的混合離子交換技術(MB-DI)生產穩定的去離子水。EDI技術與混合離子交換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
、偎|穩定
②容易實現全自動控制
③不會因再生而停機
④不需化學再生
⑤運行費用低
⑥廠房面積小
⑦無污水排放 |
EDI設備一般以反滲透(RO)純水作為EDI給水。RO純水電阻率一般是40-2μS/cm(25℃)。EDI純水電阻率可以高達17MΩ.cm(25℃),但是根據去離子水用途,EDI純水適用于制備電阻率要求在1-17MΩ.cm(25℃)的純水。
EDI技術被制藥工業、微電子工業、發電工業和實驗室所普遍接受。在表面清洗、表面涂裝、電解工業和化工工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 |